艺术资讯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艺术资讯 » 详细内容
培养舞蹈演员的心理素质 在舞台上绽放光辉
发布时间:2014-6-18 9:26:39    被阅览数: 3715 次 来自:宿迁舞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一个好的舞蹈作品,不仅仅在于表演者纯熟的舞蹈技巧,还在于其优良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把无数的动作、技巧组织成富有意味的舞蹈语言,才能给观众无限想象的空间。
        舞蹈演员表演中的心理现象及每位演员不同的心理特征,既受制于表演实践,又受制于演员的个性特征。演员的个性特征通过表演实践而显现,而表演实践又直接影响着演员个性特征的形成。我认为舞蹈演出除了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有人物的心理动作和形体动作的一致性感觉,有人物的舞蹈形象同自身材料的正负诱导关系的感觉等。近几年来,出现了对舞蹈表演规律“多角度”研究的新迹象。现在,我试图从表演心理的角度去探悉幽隐,以期在更深的层次上认识舞蹈表演的规律,为舞蹈表演理论的建设增加一个新的“视点”。
一、心理因素对舞蹈表演的影响
1.人的心理因素
        人的心理因素包括许多,象紧张、兴奋、沮丧、恐惧、期待、高兴、热烈、冷漠、积极、消极、肯定、否定、怀疑、信任、尊敬、鄙视等等。
        在舞蹈学习中不仅要找到积极向上的心理因素,同时也要学会怎么去培养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凡事都是有好坏两面的,消极的心理因素只会让你活在自己狭小的世界,失去很多和美好事务接触的机会。这种心理因素是错误的,我们应该及时的发现,并且积极解决、处理这种心理因素。
        人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两种:积极心理因素与消极心理因素,它能使你更好和更快的学习。自信心也是积极心理因素的一部分。找到自信心是舞蹈演员的必备条件之一。在舞蹈活动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某些舞蹈演员尽管身体和外表条件并不怎么样,但过去和现在都达到了艺术性很高的表演效果。而相反地,常常也有一些演员,他们身体和外表条件相当好,并且动作技术也很出色,却不能塑造出生动的、深刻动人的舞台形象。因此,舞蹈演员必须拥有优秀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向上的心理因素,从而更为出色的完成舞蹈表演。
        一个好的舞蹈作品,不仅仅在于表演者纯熟的舞蹈技巧,还在于其优良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把无数的动作、技巧组织成富有意味的舞蹈语言,才能给观众无限想象的空间。
2.舞蹈舞蹈表演的心理契机
        舞蹈表演的物质材料是演员的身体,舞蹈表演的基本手段是舞蹈动作。但同时舞蹈也是最简单、最直接表达心里的想法、情绪的一种方法。正如《诗经?大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现在,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舞蹈的心理契机来自人的情感活动,“情生舞”,“舞生于情”都是这个意思。“情”是编导产生创作冲动的契机,也是演员表演时的内心依据。当事物的刺激作用引起人的各种情感或情绪时,人的身体内部就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人的身体外部就会显露出一定的表情(面部表情,语言表情,身体表情),所以“情动于中”,便会“形之于外”了。作为表演艺术,事情并非到此为止。演员所表演的不是自己而是角色。即使是无戏剧情节的一般所谓的“情绪舞”,演员也是表现该舞的一种特定情绪而不是表现演员自己,而是人物。舞蹈演员必须能够非常准确的抓住自己角色的心理,能站在角色的立场来看待自己的舞蹈。从角色出发,更好的抓住角色。对其进行二次创作。同时,也在表现中国这个人间的道德观念、生活理想和感情愿望的过程中,逐渐完成“自我塑造”。
3.良好的心理素质对舞蹈演员的重要性
        在舞蹈表演中,充满自信的演员往往表现的更为出色,他们能够充分肯定和信任自己的能力,出色地塑造形象。因此,舞蹈演员必须具备优秀的心理素质,从而更为出色的完成舞蹈表演。
        首先舞蹈演员必须拥有比常人跟优秀的记忆力,人的记忆按其特性可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不同的人面对不同的“角色”,会拥有不同的记忆,例如:学生面对课文、书本需要的是逻辑记忆,运动员则是运动记忆。然而最为一名舞蹈演员必须拥有的不仅是运动记忆,同时还要拥有形象记忆。舞蹈对形体动作有着很高、很精确的记忆要求。同时又要对整个舞蹈效果进行视觉构想。只有同时做好这些才能呈现完美的舞蹈作品。
        其次,舞蹈演员必须要拥有足够的自信心。自信心是相信自己能够成功的心理素质,是对自己能力的正确估价。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培养永不言败的积极心态在舞蹈表演中更是如此,这种自信心来自与平时一次又一次的练习,一次又一次在失败中站起来,一次又一次突破自己。是对自己平时付出的一种肯定,一种鼓励。相信自己展现给观众的,是最好的,最美丽的自己。既能“形具”又能“神生”,可谓形神兼备,一旦音乐响起,流动的音符从脚下轻轻滑出,情感和力量融入了肢体每一个律动,生气盎然,至情到位,出色地塑造人物形象。
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1.学习中的良好心理素质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良好的心理素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具有充分的适应力;(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4)不脱离现实环境;(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动机是激励一个人去活动的心理原因,对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积极性的核心。然而舞蹈学习是残酷、枯燥、乏味、痛苦的。
        舞蹈训练使学生付出辛苦的劳动,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使其意志品质得到锻炼。学生在舞蹈学习过程中,按照规定的形式舞动,必然会精神集中,提高警惕,做到训练有素,动作敏捷。除此之外也可以在大自然中、在游戏、舞蹈中启发想像力,通过用身体语言来描述和模仿大自然中诸如自云、流水、动物等事物和现象,不仅为舞蹈创作奠定了基础,也为学生写作文、谈感受提供了素材。根据观察,凡舞蹈跳得好的学生,其学习成绩也是十分优秀的,这说明舞蹈这种特殊的锻炼方式,对学生的智力发展有很大帮助作用。更加有利于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有利于他们的个性发展,使他们的天赋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
2.舞蹈教学中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舞蹈教学相对其他文化课的教学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慢慢发现学生的心理因素才是真正影响他们学习和演出发挥的重要因素。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是使学生身体更符合舞蹈规律的要求,以适应各种高难技巧的需要,同时为扮演各种舞蹈角色做好准备,对学生的体力的保持也有好处。但在训练初期是非常枯燥和单调的,往往还要碰到或大或小的挫折,这样便会产生一些异常情绪,久而久之便会成为心理障碍,而克服这些“病症”的最佳良药就是帮助学生重拾信心,激发兴趣。多给学生鼓励,同样也要鼓励,表扬他坚持不懈的精神。这样才能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同样在教学中老师要有精湛的舞蹈教学技巧。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对舞蹈课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舞蹈授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教师要用巧设悬念,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造成学生的期待心理,从而及时导入新课。强调学生学习舞蹈对充实自我、个人修养和身心发展的作用和意义。舞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学生身体与心理两方面的成长过程。身体的发育成熟程度,特别是大脑的发达程度和神经系统的发展情况,直接影响着心理发展的程度;同时心理发展的程度又影响身体的发展。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的。舞蹈教育的责任就是使舞蹈学生的体力与智力都得到发展,要不断地调整二者的关系,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结论
        心理因素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保持良好的、正确的、积极的心理因素。一个优秀的舞蹈演员,除了刻苦练习,还要学会自我调解,自我减压。培养自信心,在舞台上绽放最美的自己。作为学生,做到快乐学习,享受学习。舞蹈老师,是学生接触舞蹈的桥梁,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鼓励他们,激励他们。生活中没有一帆风顺的事情,也没有不劳而获的成果。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心理,迎接每一个挑战。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跳舞中应该怎么保持自己的优美身姿
下一篇:谈谈各类舞蹈基本功和舞蹈感觉的关系